弱冠之年指男子多少岁
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。
1、出处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二十曰弱冠。”
2、示例
左思《咏史》诗之一:“弱冠弄柔翰,卓荦观群书。”
清·吴骞《拜经楼诗话》卷四:“所谓才子者,须是王子安弱冠之年,学问文章,如江如海,乃可称之。”
古时候,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,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,要为他们举行一次“成人礼”的仪式。男行冠礼,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,谓之“结发”,然后再戴上帽子,在《说文》里:冠,弁冕之总名也。谓之成人。
在《礼记·曲礼上》记有:男子二十冠而字。意思是,举行冠礼,并赐以字。冠岁,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,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,二十岁也称“弱冠之年”。
弱冠之年是指多少岁的人
1、弱冠之年指的是男子20岁,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习俗,代表一个人从青少年正式步入成年阶段。
2、“弱冠”一词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二十曰弱,冠。”意思是男子20岁时身体尚弱(未完全成熟),但需要举行冠礼,戴上象征成人的帽子,承担社会责任。
3、冠礼是古代“五礼”之一,仪式非常庄重,男子需由长辈加冠三次:第一次戴布冠(代表责任),第二次戴皮弁(象征军事能力),第三次戴爵弁(寓意参与祭祀)。完成冠礼后,男子可娶妻、入仕,家族也会为其取“字”。
4、现代人已不举行冠礼,但“弱冠”仍被用来形容20岁左右的年轻人,尤其在文学或正式场合,比如形容青年才俊时,会说“弱冠之年已崭露头角”。
5、注意区分其他年龄称谓:“而立”是30岁,“不惑”是40岁,“知天命”是50岁。弱冠的特殊性在于,它专指男性,古代女性成年礼称为“及笄”(15岁左右)。
补充冷知识:古人认为20岁虽成年,但体魄未强,因此用“弱”字;而西方文化中,21岁常被视为完全成年(如美国合法饮酒年龄),可见不同文明对“成熟”的界定差异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“弱冠之年到底指几岁?为啥叫这名儿?”
我查了资料才知道,“弱冠”是古代男子20岁的代称!《礼记》里说“二十曰弱,冠”,意思是这时候要行冠礼(戴帽子仪式),表示成年但还年轻(“弱”),所以叫弱冠,相当于现在男生20岁刚成年的感觉~
2、“女生20岁也叫弱冠吗?还是另有说法?”
不是哦!弱冠专指男生!古代女生15岁叫“及笄”(盘发插簪子),20岁一般叫“桃李年华”,现在很少用这些词了,但看古装剧经常能听到!
3、“现代人还用过弱冠这个词吗?感觉好文绉绉!”
哈哈确实!现在基本只有装文艺或者写古文时用,弱冠之龄创业”“年方弱冠”,普通人聊天直接说“20岁小伙子”更接地气,不过知道这词还能显摆下文化~
4、“弱冠和三十而立有啥关系?都是年龄代号吗?”
对呀!都是古人“年龄梗”:弱冠(20岁)→而立(30岁)→不惑(40岁)……像人生进度条!弱冠是起点,表示“小伙子上线啦”,后面每十年一个称号,贼有仪式感!
本文来自作者[初蓝]投稿,不代表责马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zemy.cn/jyan/202504-274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责马号的签约作者“初蓝”
本文概览:弱冠之年指男子多少岁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。1、出处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二十曰弱冠。”2、示例左思《咏史》诗之一:“弱冠弄柔翰,卓荦观群书。”清·吴骞《拜经楼诗话》卷四:“所谓才...
文章不错《弱冠之年指男子多少岁 弱冠之年是指多少岁的人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