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赏析
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”是咏洞庭湖的名句。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,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,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,郁郁葱葱。“波撼”两字放在“岳阳城”上,衬托湖的澎湃动荡,也极为有力。
一个“蒸”字,一个“撼”字,力重千钧,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,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,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。
扩展资料
这首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是一首干谒诗,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733),孟浩然西游长安,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,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,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,才写得那样委婉,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。
气蒸云梦泽是什么湖
1、"气蒸云梦泽"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,全句是"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",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,而"云梦泽"其实是古代对长江中游一片广阔水域的统称,并非特指某个单一湖泊。
2、如今的洞庭湖是云梦泽的"直系后代",古代云梦泽范围横跨湖北湖南,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,相当于半个江苏省大小,但受长江泥沙淤积和人类围垦影响,唐宋时期逐渐萎缩成上千个小湖,洞庭湖成为其中最大残存水体,现在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。
3、"气蒸"二字藏着自然密码,洞庭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,夏季水面蒸发量极大,加上湖中丰富的湿地植被释放水汽,每天蒸发量相当于20个西湖的水量,远望湖面雾气升腾,正应了"气蒸"的动态画面。
4、湖北仍有"云梦"印记,虽然主体在湖南,但湖北保留着云梦县、云梦大泽古地名,武汉东湖、洪湖等水域也曾属于云梦泽体系,2018年成立的"长江云梦泽生态保护区",正是为了守护这片千年水域的生态基因。
5、诗句背后的隐喻更值得玩味,孟浩然表面写景,实则用"蒸腾"的水汽暗喻自己求荐入仕的迫切心情,就像云梦泽从大湖变成"星罗棋布"的小湖群,这首诗也见证了人类活动与自然演变的千年纠葛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"气蒸云梦泽"到底指的是哪个湖?
我查了资料才知道,这句诗里的“云梦泽”其实是古代的一个超级大湖!范围大概在现在的湖北湖南交界处,包括今天的洞庭湖、洪湖这些水域,不过后来因为泥沙淤积和人为开发,云梦泽逐渐萎缩,现在洞庭湖算是它最大的“继承者”啦。
2、孟浩然为啥写“波撼岳阳城”?太夸张了吧?
哈哈,我第一次读也觉得夸张!但洞庭湖在古代面积比现在大得多,风浪起来确实气势吓人,诗人用“蒸”和“撼”这两个字,把水雾弥漫、波涛汹涌的画面写活了——既写实景,又暗戳戳比喻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,简直是一箭双雕!
3、这首诗和岳阳楼有关系吗?
严格说,诗里提的是岳阳城,不是岳阳楼哦!不过两者离得很近,都在洞庭湖边,后来范仲淹写《岳阳楼记》里“衔远山,吞长江”的描写,说不定还受了这句诗的启发呢~(脑补一下文人隔空联动)
4、现在还能看到“气蒸云梦泽”的景色吗?
现在洞庭湖面积小多了,但夏天水汽大的时候,清晨还是能看到湖面雾气蒸腾的样子!如果想打卡同款意境,建议去岳阳的君山岛或者东洞庭湿地,运气好还能遇上“白银盘里一青螺”的经典画面~(记得带驱蚊水!)
本文来自作者[春绿]投稿,不代表责马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zemy.cn/cshi/202504-285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责马号的签约作者“春绿”
本文概览: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赏析“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”是咏洞庭湖的名句。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,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,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,郁郁葱葱。“波撼”两字放在“岳...
文章不错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赏析 气蒸云梦泽是什么湖》内容很有帮助